《催化 让一切加速改变》观点分享
仅用于学习、交流文中观点,版权归作者和出版社所有。
THE CATALYST HOW TO CHANGE ANYONE'S MIND 催化 让一切加速改变 中国工信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[美]Jonah Berger乔纳·伯杰 著 王晋 译 |
改变并非易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,总保持停止状态或直线匀速运动状态。 ——牛顿 |
当试图改变别人的想法,让他们克服这种惯性时,我们往往会去推动他们。遗憾的是,常常适得其反。他们不会简单听之任之,而是会背道而驰。为了避免激活“发说服”系统,催化剂会鼓励自主性,让人们自己说服自己。 四个关键方法: 1、提供菜单 人们不想做别人建议的事。 但如果提供多个选项,人们就会开始思考哪个选项更好,并参与其中,最终很可能做出最佳选择。 2、提问而非告诉 不要告诉别人该怎么做。 而是采用提问、引导的方式,更有助于得到期待的结果。 3、凸显差异 提醒人们言行一致可以鼓励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。 当态度和行为出现冲突时,就会认知失调,然后想办法让一切回归正轨。 4、从理解开始 当人们感到对方真的在倾听,被理解和关心时,信任感就会油然而生。 找到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动机,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 |
任何改变都有其优势和劣势,但两者权重不一样。 尽管新事物的优势通常一目了然,但潜在的变革推动者往往会忽略转换成本。面对潜在的损失以及其他各种缺点,人们往往难以下定决心改变。 减轻禀赋效应的两种方法: 1、指出不行动的代价 人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思考改变的潜在风险,但却没有仔细衡量什么都不做的风险。 正是这种成本效益的时间差阻碍了人们的行动。 现状可能很好,但与更好的东西相比就相形见绌了。尽管这种差异起初看起来很小,但随着时间的积累,差异会越来越多。 2、不留后路 如果禀赋效应很强大,就需要破釜沉舟了。 将“安于现状”这一选项取消,或者至少停止补贴或提供帮助,人们将不会再思考新事物是否比原来的好。 |
接触真相并不能改变人们错误的观念,往往还会增加误解,有时,向人们提供正确的信息会使他们对错误的信息更加深信不疑。 当人们觉得有人试图说服他们时,他们的警惕性就会提高,并且加以反驳。 如何避开拒绝区,鼓励人们考虑他们要所的话: 1、找到可以拉近的中间区域 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,提供与他们相关性最高的特定信息。 如果想在开会时改变大家的意见,可以从与你观点相近的人开始。 如果你想推广一种新产品,用不着告诉所有人产品有多好,可以先找到刚需群体。 2、从小目标开始 试着降低要求,而不是索取更多。 3、转换场地,找到共同点 找到一个已有共识的点,并以此作为行动的支点。 没有什么能比偏见更能阻碍改变的发生。 深度游说不会逼迫人们换位思考,而是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经历中寻找类似场景,回想一段类似感受。 |
新事物几乎总离不开不确定性,如何才能让人们不停下来: 1、采用免费增值模式 免费增值不能骗人+额外付费自主决定。 2、减少预付费用 如免费配送、试驾服务,清除购买的主要障碍,削弱不确定性,提高采取行动的可能性。 3、提高可视性 如果人们不知道某个东西的存在,就不太可能去尝试。 如试用、试吃,可以让人们发现并喜欢这个品牌,从而成为潜在客户。 4、提供反悔的机会 宽松的退还货政策不只会提高退货数量,也会提高销量及口碑,而后者足以抵消多退回的商品成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