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设计的力量》观点分享
仅用于学习、交流文中观点,版权归作者和出版社所有。
设计的力量 让产品从“买”到“大卖”的奥秘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[日]水野学 著 牛晨雨 译 |
“精通设计管理的人才” 不仅要充分理解企业的创意,还要站在企业角度制定品牌战略。 设计可以创造一种全新的价值,从而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用水平。 委托方不懂设计,接受方的设计不懂商业,这条巨大的鸿沟就是导致产品“滞销”的主要原因。 ——水野学 |
明明是好产品,为什么卖不出去 从设计角度提供咨询服务利用设计的力量,最大限度地挖掘品牌的潜力,努力使商品从“产品”转变为“爆品”。 塑造“畅销”的两个方法: 其一、发明创造 其二、宣传造势 不管在功能、规格等方面多么努力地谋求差异化,在消费者看来,这些“差异”都是微不足道的。 所谓品牌,就是 “调性” 要对世人所能看到的一切进行设计管理,使企业呈现出最理想的状态,这就是“打造品牌”。 |
人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 我们正在进入“不懂设计就寸步难行”的时代。 所谓品味,就是基于知识储备进行优化的能力。 如何培养品味: >了解王道、经典:大量接触相关信息,再一点点转化成知识; >把握流行趋势:积累当下潮流的相关知识; 倾听的重点不是基于数只统计的定量调查,而是能清楚听到每个人的意见和想法; 看到潮流背后隐藏的“人们追求的东西”以及“人们的想法和心情”。 >找到共同点:一定要站在“消费者的角度”考虑。 >人气店铺”的四个共同点: ①地板颜色较暗:消除会弄脏的心理负担; ②过道比较狭窄; ③商品摆放杂乱:寻宝,漫无目的的逛; ④天花板较低,或者门梁位置不过高。 |
品牌推广蕴含巨大能力 不以立异惊天下,由于制造工艺不断提升,产品之间在功能和规格方面的差异化几乎为零。 因此进行差异化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。 但标新立异的产品往往又没有市场,因此才要依靠品牌的力量来实现差异化,从而获得消费者的青睐。 打造企业品牌力的三要素 一、高管拥有出众的创新能力,利用这种能力,把审美意识传递到企业各个角落,从而孕育出强大的品牌。 二、聘请创意总监作为经营者的“右脑”参与经营决策,并非一定要有“创意总监”这个头衔,要重视“懂设计和创意的人才”。 三、在企业管理部下面设“创意特区” 把几句文化性的宣传部门和设计部门放在公司内的中枢位置,以创意的思维方式处理业务。 品牌推广只是手段 >艺术总监和设计师一定要考虑产品销售方面的问题。 >为什么连纸箱都要设计 一是当客人偶然看到放在店铺仓库的货物时,会产生良好的印象。二是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。在知名品牌工作,会让人产生自豪感。 >“目的”和“抱负”是企业活动的出发点 “抱负”让企业的视野更加开阔。通过分析制造商的经营数据,提供给促销和宣传的建议等,咨询费从销售额中抽取。 |
如何发掘“畅销魅力” >在策划品牌推广时,最重要的考虑是让该品牌“穿上合适的衣服”,而非盲目地追随流行趋势。 >为确定“调性”,即企业独有的个性、魅力和特点,需要向“内”求索:首先调查企业及其业务,所处行业和市场状况等。 >在提出创意时,无论是单独策划还是团队合作,都不需考虑太多,重要的是尝试多提出一些点子,找到大家都熟悉的东西。 创意一旦让受众感到疑惑,就很难被接受,还是那些让人觉得理所当然的设定比较好。 >最需要花费时间的是提高输出完成度的环节,因为即使再好的创意,也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完善细节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。 越是认为正确的事,就越要慎重地表达。因为无论你的建议多么正确,只要对方觉得自己“被否定了”,就没有心情继续听你讲下去了。 >制作合适的标识很重要,但如何使用它也非常重要。 >要立足于企业的目的和抱负,从社会性视角来打造品牌。这也是在现在这个时代,把设计作为撒手锏的内在含义。 |